|
一、四合院磚雕藝術的歷史沿革
四合院很早出現在北京,是老北京的一種常見的傳統住宅,也是古都風貌中的重要景觀。四合院磚雕藝術作為中國古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四合院里的那些古香古色的磚雕藝術以及各種老物件,都是古都珍貴的文化遺產。隨著社會不斷變遷,雖然有的裝飾構建已經損壞了,但是人們也一直銘記著它獨有的文化底蘊。老北京的四合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符號,而作為四合院重要構件裝飾的磚雕,就是整個四合院的靈魂,磚雕藝術以情寓景,賦予了建筑生命般的魅力,它也承載了老北京人追求美滿、渴望吉祥平安的理念。
二、四合院磚雕藝術特色與裝飾語言
1、北京四合院磚雕藝術特色
四合院承載了中國特定時期的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古都北京,由于當時的封建宗法制度控制嚴格,磚雕更多被用于民間小式建筑,也就是傳統的民居四合院,并在清代時期的民間宅第建筑中得到了長足發展。北京四合院的磚雕古樸厚重、技藝雄厚,有著帝都的風范,這也是其他地方的磚雕無法比肩的。從磚雕的整體紋樣上來看,北京四合院的磚雕沿襲了宋代的風格,而明代的磚雕更加注意整體布局,體塊關系把握很好,雕刻手法更加粗獷樸素。
清代時期是磚雕藝術發展的頂峰時期,這時候的磚雕雕刻手法更加細膩,在清末時期接受了西洋藝術的造型樣式,題材與手法也更加強調立體感與空間感。從整體構圖的形式上來看,構圖更加簡單,追求簡潔,強調對稱。從內容題材上來看,這時的磚雕藝術主要有自然花草類、吉祥圖案類、人物故事類、龍鳳紋類,四合院的磚雕藝術尤其以四“福”“祿”“壽”三星的題材更為常見,體現出這時候的京都人對福、壽、官祿的追求與渴望。
2、四合院磚雕藝術裝飾語言
北京四合院的磚雕應用很廣泛,幾乎所有比較醒目的地方都有雕琢精細的磚雕作為裝飾。北京四合院的磚雕主要應用于大門門樓、山墻墀頭和影壁等處,其他部位也有相應的磚雕做裝飾,比如墻內柱子通風防腐的磚雕透風,瓦頭、滴水上面的裝飾等,這些都充分展示出了磚雕藝術在四合院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其巨大的藝術魅力。由于四合院的大門形制不同,磚雕作為附屬于建筑的裝飾載體,也有著不同的格局與理念。
四合院的大門由于封建社會的社會等級差別,可以根據主人地位分為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如意門、蠻子門及小門樓。其中的如意門是北京平民百姓喜歡的門,在磚雕藝術研究中也具有研究價值與欣賞價值。
從上到下看,大門門樓的頂部是以磚瓦雕刻為主,雕刻的圖案也以蝙蝠、蓮花、桃花等帶著吉祥寓意的動植物圖案為主。屋頂上的瓦脊一般都是磚雕,瓦基下面是瓦當與滴水,很多也都刻有龍紋、獸面、蝴蝶或者“壽”“福”等字。宅戶是文官,雕刻的也大部分是多寶閣、大象或梅蘭竹菊、文房四寶、琴棋書畫四藝,給人一種儒雅的感覺盡;武官一般都會雕刻獅子、海馬;一般的富戶主要是雕刻一些延年益壽、、福祿壽喜、平安納福等圖案。從立面來看,磚雕裝飾豐富的地方就是從門樓兩邊檐下凸出的方磚——墀頭。墀頭是北京四合院雕刻裝飾中一個重要的部位,寓意著祈福辟邪。就門樓墀頭而言,北京的是也是數量多的,雕刻裝飾精美。墀頭磚雕的內容題材也很廣泛,大多數是喜鵲登梅、松鶴延年、五福捧福、文房四寶、鶴鹿同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