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當俗稱瓦頭,是覆蓋建筑檐頭凸起筒瓦最前端的遮擋,是古建筑屋檐上的重要構件。瓦當保護古建筑的木制飛檐不受風雨的侵蝕,也起著美化建筑的作用。
每一塊瓦當,都有著精美的紋飾和優美的造型,代表了建筑工匠的巧思和建筑主人對美好生活的祈福與向往,是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最早的瓦當是半圓形素面的,沒有紋飾。到了西周時期,人們開始在瓦當上雕刻紋飾。春秋戰國時期,瓦當的樣子豐富多彩,充滿了當時的時代風格和地方特色。
瓦當在秦漢時期尤為盛行。秦朝瓦當紋飾取材廣泛,圖案寫實,簡明生動。漢代瓦當在工藝上達到頂峰,秦磚漢瓦這個說法,就是對漢代瓦當藝術的稱贊。漢代瓦當紋飾題材有代表方位的四靈神君,有鳥獸昆蟲、植物云紋。這個時期的瓦當上還出現了文字。現在出土的帶字瓦當文物上有1字至12字不等,內容有吉祥語如“長樂未央” “與天無極”等,也有標明建筑物名稱與用途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瓦當當面較小,紋飾以卷云紋為主,文字瓦當銳減。在唐代,蓮花紋瓦當最常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宋代開始用獸面紋瓦當,明清多用蟠龍紋瓦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