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屋面上覆蓋瓦縫的筒瓦,其最下面一塊有半圓形或圓形的端頭裝飾,這就是“瓦當”。
“瓦當"是元代以前的稱呼,到了明清時期稱為“勾頭”。瓦當最早見于西周晚期,如重環紋瓦當,代表了天子的象征,其后經過不斷的發展與變化,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形象。
在戰國時期的都城遺址中,發現有半圓形帶花紋的瓦當,其中的花紋有動物紋也有植物紋。不同地域的瓦當紋樣各有特色。燕地的饕餮紋是禮制和權威的象征,齊地的樹木紋是對土地和農業的禮贊,秦地的獸紋是秦人游獵生活的真實寫照。
秦代瓦當:秦代瓦當是在圓形或半圓形的瓦當邊框中,再劃分出內外圓或作左右對稱結構,于其間雕飾各種紋樣。秦代瓦當紋樣有鹿、鳥、蟲等動物,還有吉祥語等篆字。而最主要的紋樣是云紋,顯然是對商周時代青銅器雕飾的繼承。
漢代四神紋瓦當:在歷朝歷代的瓦當紋樣中,漢代的四神紋可以說最為聞名,同時也是漢代瓦當中造型最為完美的紋樣。四神指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種傳說中的動物形象,古代常用它們來表示方向,分別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南北朝時期的瓦當,除了文字紋為一大類外,還有一類最為常見的就是蓮花紋,因為南北朝時期佛教極為盛行,而蓮花與佛教密切相關。
隋唐瓦當:尤其是唐代瓦當,大多是飽滿的圓形,極少有秦代時的半圓形。而瓦當最富特點的部分是其表面上的紋樣與雕刻,隋唐瓦當的紋樣以蓮花紋為主,較之南北朝的蓮花更為華麗。蓮花的花瓣突起較高,并且花瓣是雙瓣形式。
唐代大明宮遺址出土的瓦當就是這樣的形象。唐代之后,文字紋瓦當漸少,而龍、鳳、花草逐漸增多。宋代瓦當:在宋代早期,瓦當紋樣還基本承襲隋唐,大多為蓮兒紋。只不過,蓮花瓣由早期的雙瓣并突起,漸漸變為低平并且多是單瓣,宋初時蓮瓣已成為長條形。除了蓮花紋之外,宋代瓦當紋樣還有其他許多形式,如梅花紋加外圈寶珠、寫生花卉、兇猛的人面像等。
明清瓦當:明清時期,瓦當的花紋與前朝各代相比,最為豐富多彩。其中以龍、鳳、花草紋樣最為常見,皇家建筑中大多使用龍紋瓦當。
文字瓦當:文字瓦當就是在瓦當上刻有文字。考古出土的早期瓦當中,文字瓦當較為常見。文字瓦當是文字與圖案、線條等相結合,造型美觀,而風格古樸渾厚。文字瓦當中,有一字瓦當,即瓦當上刻有一個字,如,出土的秦代“空”字瓦當。除一個字的外,也有兩個字或四個字的瓦當。
滴水:在建筑物屋頂仰瓦形成的瓦溝的最下面,有一塊特制的瓦,叫做“滴水”。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滴水形象見于唐代的繪畫和石刻。宋、遼時期滴水多用重唇板瓦,明清時期漸漸演變發展成為如意形滴水。
花邊瓦:小式瓦作的建筑物中,滴水大多為略有卷邊的花邊瓦。不論滴水的整體造型是如意形還是花邊瓦,其表面的紋樣在明清時都是非常豐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