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水在建筑物屋頂仰瓦形成的瓦溝的下面,有一塊特制的瓦,叫做“滴水”。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滴水形象見于唐代的繪畫和石刻。宋、遼時期滴水多用重唇板瓦,明清時期漸漸演變發展成為如意形滴水。
滴水瓦,一種中式的瓦,可以保護墻壁的潔凈。一端帶著下垂的邊兒,底瓦于檐口處,其下端有下垂之圓尖形瓦片,蓋房頂時放在檐口,滴水瓦在燒制之前,會被繪上植物或者花卉的線條。小小的一方滴水瓦,上面的圖案也是精心繪制,可見其精致典雅。云紋、花草、鳥獸、漢字,滴水瓦與它的好搭檔瓦當一起,形成了建筑物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古代房屋的屋檐前端猶如一片連綿起伏的波浪線,朝上圓形的部分稱為瓦當,而朝下三角形的則稱為“滴水”。瓦當與滴水,一個防止雨水倒灌,一個引導雨水下流,它們共同為保護屋檐、防止椽子腐爛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看,瓦當與滴水相互配合,完成了完美的任務。
滴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回流,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對檐椽的侵蝕以及雨水滲入屋內。同時,它還能防止雨水對建筑物臺基的沖刷區域過寬。從屋頂上流下的雨水只落在屋檐頂正下方的有限區域內,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護臺基平整和墻基的穩定,延長建筑的壽命。
無論是瓦當還是滴水,它們都以自己的方式為保護古代建筑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瓦當像一位忠誠的守護者,默默地守護著房屋的入口,滴水則像一位敏銳的引導者,指引著雨水的流向。它們共同構建了一幅和諧的畫面,讓人們不禁感嘆古代建筑藝術的精湛與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