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仿古建筑是在中國建筑歷史獨特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它由中國傳統的古建筑中脫穎而出,必然帶有其傳統特征,而它又不拘于一般古建筑陳規戒律的束縛,有強烈的個性符號和靈活多變的外觀特征,它功能多種、寓意深刻、?;麨榱?、以小見大、融于自然、立意有章,可謂是既能觀景,本身又是景觀。
既然是仿古建筑,主要突出個“仿”字,仿古建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仿制方法:其一,形式上仿;其二,結構上仿;其三,材料上仿。這三種情況往往是同時出現,既需要利用現代技術,又要符合傳統建筑的特色和神韻。
(1)從形式上仿 我們對傳統建筑的認識是從外觀形式開始的。傳統建筑在造型上有豐富的輪廓線、多變的屋頂形式、寓意深刻的各種裝飾構件,集富貴之相、儒雅之風于一身,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有雕工精美的門窗以及體現在梁枋上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韻味。而仿古建筑的特點最主要的是表現在屋面上,屋面能體現出地區、民族的特點及不同的造型風格。
(2)從結構上仿 仿古建筑是用現代建筑的結構處理方法代替傳統建筑的結構,但其外觀又采用相似的手法來表現傳統建筑的形式。傳統建筑的結構主要是木結構,這種結構的耐久性較差,且不利于現階段的能源與環保的要求,所以仿古建筑就使用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結構或鋼結構等新型結構替代傳統建筑的結構,以滿足其承受荷載的能力,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
(3)從材料上仿 以現代建筑材料取代傳統建筑材料的手法,如用鋼筋混凝土代替承重結構的木材,用其他輕型材料取代不承重的木材、磚、瓦、石,以及用現代的防水材料置換傳統建筑的防水材料(如錫背)等。
采用以上仿制方法的仿古建筑從外觀上看,既繼承了傳統古建筑的特點,又加以提升和豐富,既美觀又大方,既端莊又典雅,不落俗套,使人們穿插于景觀之中,既能觀景又能品味,樂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