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闡述中國傳統建筑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什么
①中國古代建筑往往不是以獨立的個體而存在,多為院落式的組分,一般大型、重要、等級高的建筑布置在建筑群中心線的主要位置上,次要的建筑布置在兩側,或布置在主體建筑的對面,形成三合院或四合院,也有的在主要縱軸線的一側或兩側再安排次要縱軸線或橫向軸線,布置次要建筑,形成多層次的院落式建筑組合空間。
②中國傳統建筑的造型雖然多種多樣,但一座單體建筑一般可分為屋頂、屋身和臺基三部分,不同等級、規格的建筑,其屋頂、屋身、臺基的規制、尺度、材料以及許多細部做法都有詳細的嚴格規定。在外觀形式上,傳統建筑的三段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頂,它是傳統建筑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又將中國傳統建筑說成是“大屋頂建筑”,從屋頂的形式就能分出建筑的等級,如廡殿建筑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最高形制。
③承重結構與圍護結構分開,這是中國傳統建筑木構架的重要特征。木構架的主要結構方式有抬梁式與穿斗式。構架所構成的柱網與現代的框架結構一樣,屋頂及上層樓面的荷載傳遞到梁柱。除硬山擱檁構架外,墻體不是承重墻只起圍護結構作用,所以門窗、隔斷以及內、外墻壁可根據需要靈活布置。
④斗拱是中國傳統建筑木構架中一種獨具特色的構件,是屋頂與柱子連接的過渡部分,起到屋頂荷載向下傳遞的結構功能作用,由于木結構的不斷發展演變,斗拱的功能逐漸成為主要起裝飾性作用的構件。斗拱層數,即出踩的多少,標志著建筑的等級,而且只限于在宮殿、寺廟等重要大式建筑上使用。
⑤中國傳統建筑著重建筑意境的創造,從建筑群的總體布局,到每座單體建筑的體量與造型,從臺基到屋頂各種構件的功能與細部裝飾,無不體現中國傳統思想理念、傳統建筑的技術性與藝術性巧妙的結合,使中國傳統建筑成為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載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