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提高石板的整體性、穩定性和承載力,磚塊的排列必須遵循上下錯縫的原則,不能垂直出現間隙,錯縫或重疊縫的長度通常在60mm以上。 實心墻的構造方法有“一順一丁”、“三順一丁”、“梅花丁”等方法。
⑴ 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磚應提前1天澆水濕潤,避免磚過多吸收砂漿中的水分而影響粘結力,燒結普通磚、空心磚含水率宜為10~15%,灰砂磚、粉煤灰磚含水率宜為5~8%(現場用“斷磚法” 檢查,磚截面四周浸水深度15~20mm時為符合要求的含水率)。
⑵ 在有凍脹環境和條件的地區,地面或防潮層以下不宜采用多孔磚。
⑶ 在墻上留置臨時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凈寬不應超過1m。
⑷ 不允許留設腳手眼的墻體或部位:
① 120mm厚的墻體、獨立柱;
②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③ 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轉角處450mm范圍內;
④ 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
⑤ 過梁上與過梁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⑸ 尚未施工樓板或屋面的墻或柱,當可能遇到大風時,其允許自由高度見下表,超過表中限值時,應采取臨時支撐等有效措施。
⑹ 240mm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磚砌臺階的上水平面及挑出層,應整磚丁砌;
⑺ 擱置預制梁板的砌體頂面應找平,安裝時應再座漿;
⑻ 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
⑼ 墻厚370mm及以上的砌體宜雙面掛線砌筑;
⑽ 豎向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
⑾ 框架梁的填充墻砌至梁底應預留18~20cm,間隔一周左右時間后再用實心磚斜砌擠緊,砂漿飽滿。間隔一周是讓新砌砌體完成墻體自身沉縮,斜砌可減少灰縫收縮,以防止梁底由于墻體沉縮造成開裂。
三、質量要求
建筑工程質量的基本要求如下
橫豎,灌滿砂漿,灰隙均勻,上下錯開有縫隙,內外交織,將槎牢牢連接。
水平垂直、灌漿——指灰間隙應保持水平垂直,實心磚砌體水平灰間隙的灌漿度應在80%以上。 水平狹縫的厚度和縱向狹縫的寬度為10mm2mm。
上下間隙——指砌磚體的上下兩塊皮磚的縱向間隙必須錯開,以免上下間隙通過。
“接槎”——是指以鄰接的堆石體不能同時建筑的方式設置的暫時性間斷,便于先建筑的堆石體和后建筑的堆石體的接合。
水平灰縫砂漿的充實度必須在80%以上。 用百目檢查瓷磚底面和砂漿的粘結痕跡面積,每批提取5處以上,每處檢測3枚,取其平均值;砌磚體的轉角和豎墻的分界線必須同時構筑。 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割建設工程。 同時在不能構筑、必須留置的暫時間斷處堆放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長度必須在高度的2/3以上。
非抗震設施以及抗震設施的臨時休息所,震級為6.7級。 不能留下斜槎的情況下,除了轉彎的地方以外,還可以留下直槎。 但是,必須將直槎制成凸槎,再安裝鋼筋。
鋼筋網片每墻高500mm留一個,數量每墻厚120mm放置16的鋼筋網片(每墻厚120mm放置26 ); 埋長從留槎算起,每邊都必須在500mm以上,在抗震加固強度6、7度的地區,埋長必須在1000mm以上; 末端需要900個鉤子。
磚砌體的軸線位置偏移應在10mm以下; 砌磚體垂直度的允許偏差為,每層5mm,建筑物全高10m時為10mm,全高>; 10m時為20mm
砌磚體的組裝方法是上下隔開間隙,內外組裝。 磚柱不能采用“包裹心靈的組合方法”。 要求清水墻、窗之間的墻壁無貫通縫,混水墻300mm以上的貫通縫每個房間不得在3處以下,且位于同一墻壁上;
磚砌體的接縫應水平豎向、厚度均勻。 水平接縫的厚度優選為10mm,但必須在8mm以上12mm以下。 一步一步的砌磚體,每20米抽出一處,用尺換算10皮磚砌體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