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青磚傳統生產工藝中,用黏土制成磚坯,放在窯中焙燒,燒制過程中完全氧化時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俗稱紅磚;然后加水冷卻還原,使黏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則呈青色,即青磚。
? ?青磚燒制前期和普通紅磚是一樣的,磚坯氧化燒結后在還原氣氛下三氧化二鐵生成氧化亞鐵,在高溫下氧化亞鐵與二氧化硅生成青色的硅酸亞鐵玻璃相,因為氧化亞鐵極不穩定,在300℃以上容易二次氧化,所以青磚必須在缺氧的狀態下一直冷卻到無法再次氧化的溫度直至出窯。
? ?我們祖先在當時一無電力、二無機械,科學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創造發明了下水飲窯的這個簡單實用工藝。因為水滲入窯內遇高溫產生大量的蒸汽,在窯內形成正壓,窯內正壓隔絕了外界空氣的侵入,確保了磚瓦在缺氧的氣氛中一直冷卻到無法再次氧化的溫度,完成整個返青工作。
? ?在傳統觀念中,下水飲窯似乎有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有些人認為青磚返青是在下水飲窯過程中發生的,其實它和還原反應沒有關系,只是起了一個無氧冷卻的作用,這在國外生產青磚不用水而是氮氣得到佐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