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璃瓦屋面琉璃瓦是表面施釉的瓦,它由琉璃胎經過1100℃以上的高溫燒制后涂上釉料,然后再進行800~900℃的低溫回燒而成。在宋朝時已經在宮殿上使用黃綠色琉璃瓦。元朝宮殿則用黃、綠、藍、紅、粉、白、黑、紫等多色琉璃瓦和琉璃構件。明清兩代宮殿、陵寢和皇家寺廟多用黃色琉璃,皇家園林建筑和離宮別館雜用藍、綠、黑等色的琉璃及琉璃聚錦。親王府邸、園寢多用綠色琉璃或琉璃剪邊。琉璃瓦屋面主要有以下三種做法。
(1)單色琉璃屋面 屋面和屋脊均采用同色琉璃瓦件形成。單色琉璃屋面多用于宮殿建筑,如北京天壇,全部采用藍色琉璃瓦;太和殿全部采用黃色琉璃瓦。
(2)琉璃剪邊 用布瓦做屋面,用琉璃瓦做檐頭和屋脊,或者用一種顏色的琉璃瓦做屋面,用另一種顏色的琉璃瓦做檐頭和屋脊。前一種多見于城樓與廟宇,后一種多見于園林建筑。
(3)琉璃聚錦 是在屋面上采用兩色琉璃或多色琉璃拼出圖案的做法。常見的圖案有方勝(菱形)、疊落方勝(雙菱形)、雙喜字等。琉璃聚錦的做法常見于園林建筑或地方建筑。
除了上述三種琉璃瓦屋面外還有一種叫削割瓦屋面,也常歸類在琉璃屋面。削割瓦是指用琉璃瓦坯燒制成型后“燜青”成活,但不施釉彩的瓦件。外觀與青瓦相似,但做法必須遵循琉璃規矩。尤其是屋脊,仙人走獸的做法與琉璃瓦屋面完全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