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古青磚闡述青磚青瓦,是黑色還是青色,其實很多人也說不清,顏色有深有淺,包括一些從事磚瓦這塊的,青磚青瓦的“青”究竟是什么顏色?
追塑到歷史,青瓦承襲了三千年的建筑歷史,歷經形式大小和工藝的演變,以其美觀、質樸、防雨保溫的優點,終成為中國傳統建筑的主材之一,那么古代的青磚青瓦顏色的標準是什么呢,為什么稱之為:“青”或“灰”呢,以選取其中的“青”為例,來看看古建材稱謂的根源。
“青”是什么顏色
赤橙黃綠青藍紫是現在人們對色彩基礎認知,其中的青是這樣的色澤(如圖1)但色譜的青為什么和磚瓦的青不是一個顏色,差距之大使我們無法理解。那么古人到底是怎樣將青色賦予給了磚瓦,其中隱藏了哪些緣由?由于沒有古時的色譜,無從考證和對比,只能從古人的文字對青的描述開始尋找
青天——這時的青是藍色
青草——綠色,無可爭議;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里的藍不是顏色,而是一種植物,這時的青是更深的顏色。有些地區稱青磚為藍磚,也是有依據的從以上文字中的青與我們探討的青磚青瓦幾乎沒有很大的關聯,但繼續尋找我們就慢慢看到了青的另外一種面貌——黑青絲白發——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如雪。李白《將進酒》中的青絲是黑色的頭發。但青一定就是漆黑嗎,也不見得,楊萬里《夏夜露座》其二又這樣描述:“山翠都成黑,天黃忽又青”。其中的山黑后面的又青,可以看作是黑色深淺變化,關于古文中的青的描述,文學界研究的較多,爭議也很大,能夠稱為青色的顏色較多,可能是黑色、灰色、藍色、綠色等等,可以看到青色的定義并不清晰,很籠統,幾乎涉及所有的深冷色,當然這和漢語的語境有較大關系從以上古人的描述來看,青不但有藍綠的意思,還有就是對黑色的描述,另外,色名不一定指色彩而言,其飽和度和光亮度的關系也不小(如圖2)就青瓦這個普通建筑材料簡單總結青這個字的話,就是光亮度較深是就是黑,而較淺時為青(淺黑或深灰),再淺就是灰。所以,嚴格意義上講我們現在所說的青瓦是一種黑色深淺不一的建筑材料。
青瓦的主要原材料是黏土,是傳統工藝燒制而成。并非坯體加顏色處理的。
青瓦燒制流程:
1、選擇材料:一般為黏土和頁巖。
2、制坯成形:現在都是機械化成型。成型后曬干。
3、裝窯進爐:全封閉式高溫燒制 5-7 天(根據窯爐容量大小而定)
4、泅窯:因為黏土含有鐵,燒制過程中完全氧化時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在窯爐頂部泅水,使水漫漫滲漏到窯體產生水蒸氣,使黏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Fe3O4)則呈青色。
綜合以上資料歸結,青瓦的顏色是根據氣溫氧化而成,是一種黑色深淺不一樣的建筑材料,顏色不是人為調制的,這樣的青瓦顏色通體素雅,古樸,寧靜,的抗凍性,耐酸堿性,不剝落,無輻射,耐老化,無光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