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墻體的作用有哪些
點擊量:367時間:2023/1/9 8:30:23
仿古青磚闡述古建筑屋身由墻體、木構架、斗栱(僅在高等級建筑中使用)等部分組成。屋身構造按照受力方式有①梁柱造(梁柱承重,墻體只起分隔作用而不承受屋頂重量);②承重墻構造(屋架落在墻體上,墻體承受屋頂的全部重量);③混合構造(梁柱和墻體共同起承重作用,一般后檐為墻承重構造,前檐為梁柱構造)。
古建筑墻體作用
(1)承載作用,主要應用于磚木混合結構的房屋中,常見做法為:后檐墻不設木柱,屋架荷載由前部木構架和后檐墻共同承擔,或者整個建筑均不設木柱,屋蓋和樓蓋重量直接擱置在磚墻上。
(2)圍護與分隔空間,主要應用于傳統木構架結構的房屋中。房屋主體結構為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構架。外墻為圍護結構。內墻為分隔結構,通常將室內或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形成“一堂二內”的基本格局,也有少數建筑除了左右劃分外,還進行前后劃分,在建筑內部形成前堂后寢的格局。
(3)防火作用,古建筑墻體材料多為磚、土坯、石等,其防火性能遠高于木材,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尤其是沿著商業街道兩側,建筑相互毗鄰建設,為了防止發生火災后火勢蔓延,常常將相鄰兩幢建筑的邊墻高出屋頂設置,形成防火山墻。另外在古代凡有藏書要求的建筑,也常常采用磚石結構來替代木結構,也是利用了磚石結構良好的防火性能。還有一些大型的建筑群,如北京故宮,由于兩側的廡廊過長,在廡廊中部還設置了厚度達3米多的墻體專門用作防火墻。
(4)裝飾作用,古建筑在墻體砌筑中有著嚴格的工藝要求,不同的墻面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干擺墻墻面渾若天成,宛如一個整體,俗稱“一塊玉兒”。絲縫墻,灰面白縫,縫若細絲。還有的墻面青磚描黑縫,對比鮮明,常用于園林中的墻體。除此之外,古建筑墻面所用磚石具有較好的雕刻性能,精美的磚石雕刻鑲嵌于窗檻、廊心、墀頭、博縫等部位,不但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而且在賦予建筑人文內涵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5)界定空間,古建筑墻體應用于室外,常常用來界定用地邊界,如院墻、圍墻、花欄墻等。
(6)攔土作用,磚石砌體常應用于地形有高差變化之處,形成擋土墻,俗稱駁岸。
(7)防御作用,古建筑墻體擴大建設可形成城墻、寨墻、長城等,是防御性構筑物的集中體現,在古代戰爭中,起著重要的防御作用。
本文是洛陽倍頓建材有限公司收集整理 ,轉載時請務必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處
地 址:http://www.fengong8.com/wap/newShow.aspx?xwxq=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