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說過:“一個東方老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在堅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我們要清晰地看到古建筑的文化魅力與價值所在,實現對建筑文化的古為今用、對建筑藝術的傳承發展和對建筑元素的全球傳播,從而更好地傳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01古建筑文化歷史價值
還原歷史面貌
古建筑是古人生產生活的鮮活體現,它們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承載著某一歷史時期的軍事、政治、文化、藝術乃至語言記憶。在它們的庇護下,歷史得以重現,記憶得以傳承。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是歲月的鐫刻者,為我們彌補了歷史文獻的不足,讓歷史的畫卷更加豐富多彩。
古建筑的歷史價值不僅僅在于它們的存在和保留,更在于它們能夠還原或驗證歷史。它們如同歷史的明鏡,讓我們能夠反觀歷史,洞察先人的生活狀態,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感受他們的情感世界。它們是歷史文化的有力佐證,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視角和思考空間。
建筑藝術的傳承
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宛如一條歷史長河,流淌著豐富多彩的技藝與精神內涵。至今仍然熠熠生輝的傳統民居住宅、園林建筑、宗教建筑等,展現著古人的智慧與匠心。面對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深入挖掘建筑藝術的文化內涵,領略古建筑中所蘊含的精神、技藝,為當代建筑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
在對傳統建筑藝術進行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我們應該結合當代建筑設計進行創新,實現對我國傳統建筑元素的延續與傳承。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未來的期許。讓傳統建筑藝術的魅力在當代建筑設計中得以延續,豐富建筑設計體系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02古建元素的實際應用
古建筑符號的傳承
中國古時的房頂上習慣設置斗拱、飛罩、月梁及雀替等建筑構件,這些都是東方建筑特有的意象,各個部件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在當代的建筑設計中,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營養,將這些元素應用到當代建筑設計中,可以達到繼承傳統文化的目的。
古建筑裝飾的傳承
中國古建筑中的裝飾紋樣、紋樣等獨具匠心,它們擁有獨特的文化特征和藝術意蘊。將古代建筑的裝潢與現代建筑的設計融為一體,加強現代建筑的細部設計,更能彰顯出濃厚的東方韻味。中國傳統建筑的裝潢通常都風格獨樹一幟,與“內質美”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相一致。
對傳統色彩的傳承
中國古建筑在色彩搭配上具有獨特的魅力,其色彩運用不僅彰顯出不同階層的地位,還充分融合了地域和國家的文化特征,塑造出具有鮮明民族性的建筑色彩。恰到好處的色彩搭配,能夠有力地渲染和傳播文化。例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所采用的“中國紅”,就源自故宮建筑的經典色彩,完美地融合了古典與現代元素,成就了獨特的場館造型設計。
對人文理念的傳承
中國古建筑的設計與建造,充分融入了“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理念,展現出強烈的中國特色文化底蘊。因此中國古代工匠傾向于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歷史條件來設計、建造建筑物,以保障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和諧融合。時至今日,我國建筑業在設計建筑時也依然秉承這種含蓄、婉約的自然之美,為現代建筑注入藝術之美。
本文是洛陽倍頓建材有限公司收集整理 ,轉載時請務必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處
地 址:http://www.fengong8.com/wap/newShow.aspx?xwxq=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