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磚雕——影壁磚雕
點擊量:692時間:2024/10/26 14:53:32
中國古代建筑,為了避免墻體的單調,工匠們巧思細作,極盡雕琢之能事,將磚雕巧妙的應用于建筑物的墻體上。墻壁是中國建筑的維護結構,是分割利用建筑空間的屏障,根據材料、砌筑方法,、裝飾手法的不同豐富了墻體的形式,有山墻、檐墻、檻墻、廊墻、廊心墻、扇面墻、翼墻等數種,還有獨立的影壁等。磚雕往往出現在影壁、翼墻、墀頭以及花墻等處。
影壁又稱照壁、照墻、蕭墻,是傳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磚雕較為集中的建筑構件。
人們習慣上按照影壁所處的位置,將其分為門內影壁和門外影壁兩種。門內影壁是一座獨立的墻體,有實用和精神慰籍的雙重屬性。在門內加設影壁,傳說可以驅除鬼祟,客觀上能夠慰藉居者心靈。同時,影壁也有遮擋外人視線的實用功能,即使大門敞開,外人也看不到宅內,還可以烘托氣氛,增加住宅的氣勢。
從外觀上說,門內影壁的造型和普通墻體一樣,從上到下依次是壁頂、壁心和壁座。在形式上,多數影壁的壁頂模仿建筑木構件的結構形式,但梁枋、斗拱在結構上已經沒有實際作用,僅作為一種裝飾存在。墻體中間占據影壁大部分面積的是壁心,影壁的磚雕多聚集于此,分布于中心和四角,中心稱作“盒子”,四角一般上下左右對稱布置,圖案多呈三角形布局,因而稱做“岔角”。壁心雕刻圖案以祥禽瑞獸、吉祥花卉為主,福祿壽喜等吉祥文字也較為常見。影壁有硬心和軟心兩種常見的裝飾手法。硬心裝飾是在壁心以幾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裝飾,如在壁心上下左右四邊用普通的砌磚方法,正中用方磚拼成斜格,使中間與四周墻體形成顯明的區別?;蛘咴诒谛恼械拇u體上雕刻花紋,上下左右四邊上僅在四個岔角雕刻岔角花。軟心裝飾是將壁心外表抹白灰,與壁頂和壁座形成鮮明的區別,然后在抹灰的中央或四角進行裝飾,如壁心雕刻“福祿”、“吉祥”、“平安”等吉辭。壁座是整個影壁的承重部位,一般僅用磚砌出簡單的層次,講究一點的影壁會在壁座上雕刻花紋,多為子孫萬代、鶴鹿同春、鴛鴦荷花等。高級影壁下半會用須彌座。
門外影壁主要有兩種:一種獨立座落在宅院對面,另一種借用對面宅院的墻壁。目的是劃出門前廣場范圍,使進出大門的人有整齊美觀的感受,也是為了營造莊嚴肅穆的氣氛,在風水學上有“避兇趨吉”作用。這種影壁的平面結構有的是呈“一”字形的“一字影壁”,有的是呈“? ”形的“雁翅影壁”。還有一種位于大門左右兩側,平面呈八字形,稱作“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也叫翼墻。大門要向里退2–4米,在門前形成一個小空間,作為進出大門的緩沖之地,在翼墻的烘托陪襯下,宅門顯得更加深邃。門外影壁的裝飾手法、裝飾布局及裝飾題材與門內影壁相似。
本文是洛陽倍頓建材有限公司收集整理 ,轉載時請務必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處
地 址:http://www.fengong8.com/wap/newShow.aspx?xwxq=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