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墻的定義:砌筑后沒有抹灰或飾面以顯示砌體本身紋理的墻。磚清水墻要求砌筑平整,灰縫平、直、勻、向外,要求磚的標記高,并要求勾縫。
清水墻施工準備
1、砌筑前1-2天將磚澆水濕潤。水以浸沒磚周圍1.5㎝為宜,含水率控制在10%-15%以內。含水率飽和的磚墻不宜在雨季使用。
2.砂漿配合比的重量比應由實驗室提供。水泥的計量精度應控制在2%以內;砂漿應控制在5%以內。應采用機械攪拌,搖動時間應符合以下要求:不少于2分鐘。砌筑砂漿的稠度為60-80毫米。
操作要點
1、砌筑前,根據磚墻的位置,先彈出墻體的軸線和邊線,砌法采用一順丁一的方法,拉線桿的預埋位置要提前規劃好,嚴禁事后打洞,或拉線桿預留鋼筋過少。
2.砂漿飽滿度: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豎縫應采用擠壓或灌漿方法,不允許出現透明縫。禁止用水沖洗接縫。
3.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和垂直灰縫寬度宜為10mm,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
4.砌磚。砌筑開始時,應先砌磚,排出灰縫寬度。第一層磚的底部,兩個山墻或相當的山墻襯磚,前后縱墻襯磚。擺磚時,要注意門窗位置、磚垛等的影響。在灰縫上。如有破損,應在窗戶中間放置七分磚或丁磚。每皮磚的豎縫必須錯開。另外,在排磚的時候,要考慮門窗上方的磚墻在關閉的時候不會破碎。排磚要有一個整體的考慮,就是前后檐墻排為第一皮磚時,要考慮在窗后排磚,窗的上角要分成七塊。
5.立一根皮竿。砌墻前,應先立皮數桿,標上磚、灰縫、門窗、樓板、圈梁等構件的厚度。在轉角處和交接處豎立若干皮桿,其間距不應大于15m。
6.掛斷電話。所有墻體均采用雙面掛線鋪設,應檢查首層或樓層第一皮磚的標高,防止螺桿墻砌至頂部。砌磚時,水平灰縫應均勻、順直、光滑。
7.砌磚。宜采用一磚一鏟灰一擠的“三位一體”砌磚法,即滿鋪滿擠操作法。豎縫應采用擠漿或加漿的方法使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縫。砌磚時,磚要平鋪,內側手高,墻體會膨脹;把手放下來,你要背在墻上。砌磚一定要居中,“上跟線,下跟邊,左右鄰對齊”。
8.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用完;施工中最高溫度超過30℃時,應在攪拌后2h、3h內用完(注:摻有緩凝劑的砂漿,可根據具體情況延長使用時間)。不得使用隔夜砂漿。墻體應隨砌隨刮舌灰,并及時用原漿勾縫,磚面應凹進5mm。
9.當隔墻不與墻或柱同時砌筑時,可留陽槎,沿墻每500㎜高預留兩根ф 6鋼筋預埋拉結筋。嵌入長度一般每邊不小于50㎝,末端應加掛鉤。隔墻頂部要用立磚和擠壓梁。
10.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而必須搓磚墻時,應砌成斜磚墻。傾斜磚墻的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
11、有構造柱的地方,在砌磚前,根據設計圖紙放線構造柱位置,并使構造柱插筋順直。砌磚墻時,在與構造柱交接處砌馬牙,每個馬牙沿高度方向的尺寸為18㎝(即三皮磚)。
12.磚墻與柱之間沿墻高每隔500㎜應連接兩根ф 6水平拉結筋。墻體抗震拉結筋的位置、規格、數量、間距長度和彎鉤應按設計要求留置,不得錯放或遺漏。
13.每層承重墻的頂皮磚,梁下或梁墊,以及檐口、腰線等線,都要用丁磚砌筑。
14.磚墻每天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8m。
清水墻污染的防治
1.清水墻砌筑時,應隨砌隨清理,以保證墻面不被砌筑砂漿污染。
2.屋頂模板支設時,竹膠板與墻體應與住宅連接,并用海綿條粘貼加固牢固,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漏漿。
3.澆筑構造柱、過梁、凸窗時,應注意保護墻體,混凝土漿不得散落在墻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