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民居主要是一種院落式住宅。它并沒有獨立的院墻,所謂的院墻基本上就是房屋的后墻,后墻與后墻之間那些沒連上的地方,再砌上一段墻,以求圍成一個封閉的院子。一家人在院子里其樂融融也好,吵作一團也罷,只要聲音不超過60分貝,只要不離家出走或里通外國,外人是完全不知道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很安詳。這就是中國北方獨一無二的“四合人家”。
為什么在我國的北方,民居要建成這種對外封閉對內(nèi)敞開的形式呢?我們知道,任何一種建筑形式的形成,都有它自然方面的原因。其中,氣候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別說建筑了,就連人的長相都跟氣候有密切的關(guān)系:赤道附近的居民頭發(fā)都呈小卷狀罩在腦瓜頂上,為的是在空氣和頭皮之間形成一個隔熱層。寒帶的人鼻子都特別高大,好讓吸進去的冷空氣在大鼻子里先預(yù)熱一番,再進入肺部。
中國的北方,水源不是很充足,而且夏季炎熱,西曬灼烤,因此保暖防曬擋風(fēng)拒沙是建筑物很重要的功能。而厚墻厚頂,圍合一體,院內(nèi)的房屋間距大,屋頂有坡,這些都是抵御氣候缺點、納入盡可能多的陽光之非常好的住宅形式。
大戶人家的四合院,一般可擁有三進院子、四進院子或并排的兩個院子。小門小戶的,可住兩進,甚至一進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