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京派建筑
四合院是京派建筑的代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京派建筑的一檐一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相比北京富麗堂皇的紫禁城,四合院結構簡單,無論是院墻還是屋舍,主要由青磚砌成,外觀方方正正。在中軸對稱下,一戶一宅,宅里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
二、晉派建筑
古樸的青磚墻,精美的木雕,火紅的燈籠,這一切不僅僅是電影中曾出現的唯美畫面,同時也是大多數晉派庭院中沉淀的百年春秋。
“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以“喬家大院”為代表的晉派建筑能夠得此美譽,其藝術價值不言而喻。晉派建筑是一個泛指的稱謂,它不僅包括了山西一帶的建筑風格,還影響了寧夏、陜西、甘肅等地區的傳統民居樣式。
歷史上的山西以晉商而聞名天下,而“喬家大院”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晉商的精神品質:斗拱飛檐的大氣、青磚素瓦的深沉以及高墻闊院的穩重。晉商成功的秘訣,或許正如晉派建筑的青磚一樣,精工細作,安于本分。
三、蘇派建筑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戴望舒筆下的南國,在煙雨朦朧的深巷中徐徐道出了蘇派建筑的婉約之美。
蘇派建筑的典型特征為園林式布局,如磚雕門樓、明瓦窗、過街樓,高高翹起的脊角屋頂等。而本是堅硬的青磚卻營造了充滿柔美的建筑線條,簡潔大方,但在細節處的精雕細琢又將典雅的靈魂蘊藏于樸素外表之下。
四、徽派建筑
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即便是不懂建筑的人,也會被青磚小瓦、鱗次櫛比的徽派建筑所折服。
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還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徽派建筑最初源于古徽州,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歷史上徽商在揚州、蘇州等地經營,徽派建筑對當地建筑風格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內采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徽派建筑一直保持著其融古雅、簡潔、富麗于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所獨有的粉壁青磚黛瓦馬頭墻,它們美的仿佛不再是一些真實的村子。而是一張張水墨洇染的水墨畫。自然、古雅、隱蔽的徽派風格,獨樹一幟,青磚在其中展現著獨特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