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磚青瓦生產廠家闡述傳統古建材的地域行很強,這是由于當時的交通因素的制約,而恰恰是這種制約形成了地方建材的特色,南方磚瓦顏色較深黑色為主調,而中原地帶呈灰或淺灰,這種色彩的記憶在老一代人的心目中記憶深刻,這就是“鄉愁”的記憶和色彩。但是,當下這種色彩出現了融合,交通的快捷便利、影像媒體的快速傳播,青磚灰瓦的記憶也由當地特有的色彩浸入了他鄉的色調,當地球成為一個村的當下,我們的產品不僅要面對的是附近和當地,更要考慮多彩和長遠。
就仿古建材來講其青磚灰瓦的色澤與當地的原料有直接關系,其中三氧化二鐵含量是產品色澤深淺的關鍵因素,含量高色澤就深,含量低色澤就呈水泥樣的淺灰,所以,在建廠前一定要對當地的原料進行仔細的理化指標檢測。除理化分析外還要對原料的性質進行篩分,黏土、頁巖、砂巖、陶土、瓷土以及各種工業廢棄物等都是可選材料。面對原料的復雜性,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小樣試燒,通過小樣試驗可以直觀其色澤的差異。原料的選擇不但是產品質量的問題,更是后續生產的原料成本問題。
在青磚產品篇中將仿古建材的青磚進行了手工、普通機制和清水高檔分類,不同的產品其原料要求差異很大,甚至無法替代,這是建廠前一定要明確的。手工青磚一般為當地黏土,基于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工程所需的建材不但遵循傳統工藝,而且對制磚原料要求也很苛刻,所以在手工青磚的原料選擇上就不能隨意,《天工開物》講到的:“凡埏泥造磚,亦掘地驗辯土色,或藍或白,或紅或黃,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為上” 。這一段話就是手工制磚原料的精準描述:“掘地”是指取料時不要選擇表層土,道理是面層泥土雜質較多,有枯枝爛葉和草樹根等,這些雜質會影響到操作和產品質量;“驗辯土色”是用經驗判斷原料的礦物組成,例如選用瓷土含量高的原料,其燒制需要的溫度較高,而且由于瓷土鐵含量較低,青磚的色澤為淺灰或灰白;而如果選用含鐵量高的黏土,其產品色澤較深。但無論哪種顏色的土都能燒制出青磚,這是毋容置疑的,但其基本要求是其顆粒級配要合理,這就是“粘而不散,粉而不沙”。
普通機制磚垛原料就不用多談了,由于有了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其原料更為寬泛,可以說能任何一塊紅磚都能通過還原燒制成青磚。最后就是清水高檔青磚的原料,這一類產品一般要求原料的顆粒級配更為合理,產品外觀精細,強度更高外,還有色澤、凍融、泛霜、抗折耐磨(行道磚)等要求,所以原料的選擇就要突破黏土的范疇,向陶土、頁巖、砂巖等原料延伸,否則很難達到質量要求。
青磚產品的不同,也決定了原料的不同,隨后的原料處理工藝和設備也相差很大,所以,產品定型后,在擬建磚廠周邊對原料進行全面的考察是生產線能否實施的關鍵,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料這個基礎,就無法生產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